說到商業頭腦,你可能聯想到福布斯富豪排行版的那些大人物,那些人的項目,產業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那麼的遙不可及。那麼我們普通人該怎麼發掘自己的商業頭腦呢?
第一,意識
什麼是意識 ?就是「我要賺錢,我要賺很多錢」的意識。
不要笑,有些人是沒有這個意識的。,在有些人,首先想的不是賺錢,而是怎麼生活,怎麼有品質地生活,出於生活的目的,那麼往往最後的選擇是去打工,上班,這是一個穩妥的選擇。
為了生活的目的,選擇了一個當下最穩妥的方案(打工上班),然後為了讓這個穩妥的方案更穩妥(能加薪升職),而去學習提升個人技能(學個英語考個會計),那麼整個人的思維模式就會越來越傾向於維持穩妥,漸漸地頭腦中關於生意的部分就變弱了。
人的時間總是有限的,當你過於關注某一方面的時候,自然就會忽略另一方面。
(原本就是生意人的,如果有了過日子的想法,那麼也會選擇維持,其結果很可能是「沉舟側畔千帆過」)
第二,敏感
當你有了強烈的賺錢意識之後,你才會對變化敏感。
不管你身處在什麼環境中,是在一線城市還是在三線小城,哪怕是在農村,你都要密切地關注變,所有的商機都是因為變化而產生的。
有人說,有抱怨的地方就有商機,可是,抱怨往往都沒有迅速可行的解決方案,但是,變化一定會帶來商機。
有些人是推動變化的,比如:牛人洛克菲勒,他的標準石油公司,推動了能源的變化。
你不需要做推動變化的人,推動變化的人除了成為巨富之外也很可能會成為先烈。
(你一定不想成為先烈。)
要注意離自己近的變化,離自己太遠的變化沒有意義。
近水樓臺先得月,離自己近的變化,你才可能趕得上,當然,也不是什麼變化你都要關注,你可以關注相對熟悉的人群和行業,面對不熟悉的人群,你要持續關注很久很久,才能知道某個現象到底是發生了變化還是本來就是這樣。
第三,歸納
當你看到變化之後,就要歸納這種變化的本質。
這是要有一點抽象思維能力的,別擔心,不是很難,不是要你把這個哲學層面的思考,只是讓你進行商業層面的思考。
創業需要鍛煉自己的商業頭腦,要試著把你接受的每一條資訊都和市場聯繫起來。比如天氣預報說今天有雨,你就要考慮哪些人可能不會帶傘。如果天突然下了大雨,你就要馬上決定在什麼地點會有大量的人用傘,然後就抓緊時間火速行動。要記住一點:只要這雨來得突然,你的行動永遠都不能算晚。